
上海音乐学院校友会以“凝聚校友、服务校友、赋能校友”为宗旨,通过支持校友回校举办音乐会、讲座等活动,既为校友提供展示艺术成果的舞台,也注重关注不同群体校友的成长,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同时以“三全育人”协同作用,让在校学子近距离汲取行业经验。近期,分别在城市音乐会会客厅和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举办了两场校友音乐会。
星星相约音乐会
“星星相约” 公益音乐会于10月16日下午在上海音乐学院内的上海城市音乐会客厅镜厅顺利举办。
周博涵1997年出生于上海,3岁半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8岁开始学习钢琴。在自闭症的困扰下,他的整个求学过程曾经困难重重,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时需要家人的陪伴。幸运的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关心下,周博涵于201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进修钢琴,师从上音附中陈成老师。
在校期间,他得到了老师同学以及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包容和帮助, 让他能够逐渐地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社会功能性障碍问题,向着成功融入社会的目标迈进。
此次音乐会上,周博涵带来了多首经典曲目: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 “G 弦上的咏叹调”》、拉威尔《小奏鸣曲》、舒曼《钢琴组曲 “童年情景”》以及贺禄汀《牧童短笛》。上音百年建筑“镜厅”的音效让每一段旋律都更富细节,也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与公益交织的力量。
整场演奏过程连贯有序,透过琴声,传递出对音乐的热爱,更展现了自闭症群体突破自我、拥抱生活的勇气。
念故乡——中国艺术歌曲与经典歌曲音乐会
10月18日下午,由澳大利亚华人音乐家协会与朱芸声乐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念故乡 —— 中国艺术歌曲与经典歌曲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管弦乐排演厅圆满落幕。这场以 “故乡” 为意的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校友朱芸领衔呈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水准与情感温度的听觉与精神双重洗礼。
朱芸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校友。1988年她移居澳大利亚悉尼,用她在上音所学深耕声乐领域数十载,于2009年创立朱芸声乐教研室,专注声乐教学与艺术歌曲推广。作为澳大利亚华人音乐家协会的重要力量,她此次携团队回到母校舞台,以 “念故乡” 为主题,串联起中国艺术歌曲与经典歌曲的动人脉络。
从《当我们正年轻》《春思曲》等抒情艺术歌曲,到《我和我的祖国》《故乡恋》等家国情怀之作,再到《女人善变》《月亮颂》等歌剧选段,涵盖了不同风格与时代的经典旋律。
钢琴伴奏由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评委马思红担纲,上海品牌节目《星期广播音乐会》主持人担任节目主持,每一首作品都在朱芸及其团队的诠释下,成为连接故乡记忆与艺术审美的纽带。
音乐会落幕时,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观众对 “故乡” 主题的情感共鸣,对音乐魅力的由衷赞叹,正如旋律里的 “故乡” 从未远去,上音校友的艺术追求与文化担当,也将在这样的舞台上持续闪耀。
我们诚邀全球校友荣归母校共续师生情谊、共话艺术发展,同时,也欢迎各地校友踊跃投稿简讯,分享各地校友动态、行业动态、个人感悟、奋斗故事等等。
上海音乐学院校友会愿携手校友们,以艺术为笺,书写有专业高度、有社会担当、有母校情怀的上音校友新篇章。
一、简讯投稿范围
1.校友动态:各系部校友在国际比赛、学术科研、艺术演出等领域取得的杰出成果与荣誉。
2.行业动态:聚焦音乐相关领域(含表演、创作、教育等),涵盖最新政策、前沿技术、市场趋势、重要行业活动报道。
3.个人故事:聚焦校友个人成长感悟、艺术道路或职业发展中的奋斗故事。
4.校友纪实:包含上海音乐学院校史记忆、恩师风范、同窗情谊的文字纪实,及反映校史风貌的老照片、校友旧证件等史料素材。
二、投稿方式
1.投稿邮箱:xiaoyouhui@shcmusic.edu.cn
2.邮件标题格式:以 “投稿 - 稿件标题 - 作者姓名 - 毕业系部”命名。
三、投稿要求
所有投稿作品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严禁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投稿人应对其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文责。
欢迎各位校友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校友信息征集表
公众号丨上海音乐学院校友会
文字:程昕蕾、周良骅、周以太
图片:贺子芯、周良骅、周以太
责编:程昕蕾
审核:于清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
邮箱:xiaoyouhui@shcmusic.edu.cn
电话:021-53307041
